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简介
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现有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6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300余人,每年应届毕业生考研升学率平均18%以上、一次就业率95%以上。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66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6人,硕士学位者28人;有硕士生导师3人;多名教师分别荣获全国模范教师、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商丘师范学院教学名师等称号。
近5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5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项,省厅级人才计划5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85篇。曾获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出版专著和教材16部,获国家专利8项。
学院近几年在学科建设和本科教学工程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绩:物理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首批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理论物理学科为河南省重点学科,物理学为校级申硕重点学科;理论物理教学团队和电工电子教学团队被评为河南省高校教学团队;基础物理实验中心和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已建设成为河南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磁学》、《电子技术》、《力学》课程为河南省高校精品课程;《电工学》课程为河南省高校优秀课程,《电子技术》课程为河南省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电磁学》、《电工学》、《电子技术》、《光学》、《力学》、《理论力学》、《力学》、《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电动力学》10门课程为校级精品课程。另外,还有校级重点学科2个、教学团队2个、特色专业2个、重点实验室2个。
学院拥有实验大楼2幢,实验室总面积近10000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先进、齐全:现有56个课程实验室、9个实训室,仪器设备6000多台(套),总价值3000多万元。有师范类学生实习基地7个、工科类学生实践实训基地5个。
学院围绕学校整体转型发展中心工作,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和应用型科研平台建设,努力提升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学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平台,开放实验室,成立电子兴趣班、家电维修服务社,并给予大量资金扶持,积极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河南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并获得一等奖、二等奖等多项,荣获河南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奖、学校“2015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先进单位”等,入驻学校大创中心项目多项,学校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多项等。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不断提高,创新创业意识不断增强,就业竞争力也得到了大幅提高。
学院具有良好的院风:管理严格、团结和谐、勤奋务实、干事创业。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荣获了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商丘师范学院“教学管理先进单位”、“学生管理先进单位”、“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学风建设主题教育活动先进单位”、“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物理学
物理学专业是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的传统师范专业,开设于2000年。物理学专业2007年被河南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特色专业,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2被评为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建设点。本专业在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上成效显著,现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精品课程3门。
经过多年的建设,物理学专业已经发展成为省内同类高校中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突出,学生就业率高的名牌专业。
一、培养目标、规格和要求
1.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物理学及相关前沿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才,同时也培养能将物理学应用于技术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复合型人才。经过学习和训练,本专业学生应具备在物理学及相关学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能达到毕业后从事研究、教学、技术应用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要求。
2. 规格和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原理,接受科学思维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具有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科学作风和创新意识,具备一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职业道德和爱国敬业精神。
2)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比较系统扎实地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具备本专业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职业安全意识。
3)掌握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相关工程技术的初步知识。
4)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应用外语的交流能力以及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普及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能力。
5)具有创造性思维、独立思考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科技开发能力。
6)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7)对近代物理学和物理学的新发展在高技术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与物理学相关学科和技术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二、专业主干课程
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物理教学论等。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宽口径专业。本专业学生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通过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专业方面的知识的学习,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培养能从事电子设备、电子产品的开发、制造、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工程应用及服务型人才。
本专业重视学科基础建设和专业技能培养,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得到必要的训练和锻炼。
一、培养目标、规格和要求
1.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在信息通信、电子技术、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等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2. 规格和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信息获取、信号处理、信号传输以及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应用开发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电子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践的基本训练,掌握电子设计、信息处理、应用开发和集成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精神、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追求卓越。
2) 具有从事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的数理知识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3) 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 掌握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信息论、计算机基础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5) 掌握电子系统、信号处理、信息传输等基本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具有集成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对产品、技术与设备进行研究、开发、设计和技术改造或创新的初步能力。
6) 熟悉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7) 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8) 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9) 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
10)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信息获取的能力。
11) 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专业主干课程
电路分析及实验、电子技术及实验、信号与系统及实验、高频电子电路及实验、自动控制原理及实验、数字信号处理及实验、微机原理及实验、通信原理及实验、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现代测试技术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气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其基础理论是控制理论和电力网理论,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为其主要技术手段,同时也包含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以及系统管理与决策等研究领域。
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电子技术相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电力、电子、控制、计算机多学科综合,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一、培养目标、规格和要求
1.培养目标
电气工程主要是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利用的学科。本专业培养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能在电气工程领域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技术开发等部门从事设计、研发、运行等工作的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
2.规格和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电磁场、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电机学和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与弱电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本专业学生接收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解决电气工程领域中的装备设计与制造、系统分析与运行及控制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较扎实的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具有外语运用能力。
2) 系统地掌握电气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3) 掌握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验技术。
4) 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5) 具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6) 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专业主干课程
电机学、自动控制原理及实验、电力电子技术及实验、电力系统分析、电气控制与PLC及实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气传动、高电压技术、发电厂电气部分等。
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专业是一个口径较宽、适应面较广的专业,培养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系统掌握通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能够在通信与信息领域从事通信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工程设计、制造开发、运行维护、设备制造、工程管理和营销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强调学生在工程实践的应用能力,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相接轨,满足企业应用需求,使学生掌握无线通信系统、通信技术的设计、通信网络,培养具有完备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一、培养目标、规格和要求
1.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现代通信技术,能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技术管理的工程科技人才。
2. 规格和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学习大学数学、大学物理、人文学科及外语的基础上,主要学习通信理论和通信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接受通信工程领域软硬件开发、系统与网络的设计与应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能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精神、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具有从事通信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的数理知识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3)掌握通信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4)系统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5)具有设计、开发、调试、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
6)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7)了解通信与信息行业的相关政策及法规。
8)了解信息通信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
9)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及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交流、竞争和合作的初步能力。
二、专业主干课程
程控交换技术、数字程控交换原理实验、通信电子线路、通信原理及实验、信息论与编码、微波技术与天线、数字信号处理及实验、通信网基础、移动通信及实验、光纤通信及实验等。
自动化
自动化专业主要研究的是自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自动化单元技术和集成技术及其在各类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它以自动控制理论为基础,以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为主要工具,面向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及各行业、各部门的自动化。
特点:控管结合,强弱结合,软硬件兼施、多学科交叉、内涵丰富、外延宽广、适应性强、应用面广。
一、培养目标、规格和要求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并能在工业企业、科研院所能部门从事有关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制造系统自动化、自动化仪表和设备、机器人控制、智能监控系统、智能交通、智能建筑、物联网等方面的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企业管理与决策、科学研究和教学等工作的宽口径、高素质、复合型的自动化工程科技人才。
2.规格和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自动化领域的基本方法及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等方面的训练,具有自动化工程设计与研究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党和国家各项方针和政策,具有较强的人文素质、社会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并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和保证职业诚信。
2)掌握从事自动化领域工作所需要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 电子电气、计算机与通信等技术基础知识,具有初步的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法律、环境保护等人文与社会学的知识。
3)掌握本专业中“信息、控制和系统”,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和优化设计的基本原理,了解自动领域的前沿和发展动态。
4)掌握工程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一般方法,具有较熟练的解决工程现场一般控制系统问题的能力,具有能够独立从事工程实际中控制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的基本能力。
5)具有对自动化系统或产品中的技术进行分析、改进、优化和独立设计的能力。
6)具有创新意识和对自动化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设计的初步能力。
7)了解自动化专业领域技术标准和相关行业的法规。
8)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
9)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可进行跨文化环境下的沟通和交流。
二、专业主干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及实验、电力电子技术及实验、电机拖动及实验、自动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现代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嵌入式系统、自动检测技术及仪表、数字信号处理等。
汽车服务工程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紧贴我国高速发展的汽车产业,紧紧围绕现代汽车服务业巨大的汽车后市场,培养具有扎实的汽车产品技术知识、市场营销理论、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知识,具备“懂技术、善经营、会服务”的综合业务素质和实践创新精神,具有汽车的市场营销、服务贸易、信息管理等能力,能够适应现代汽车物流服务、汽车营销服务、汽车贸易服务、汽车技术服务、汽车保险等领域工作的复合应用技术型人才。
一、培养目标、规格和要求
1.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汽车技术支持、汽车营销与管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基于“懂技术、善经营、会服务”这一理念,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汽车技术和汽车营销理论,掌握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能够在汽车技术支持、汽车营销与管理、汽车鉴定与评估、汽车保险与金融、汽车物流等领域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2. 规格和要求
通过本专业学习,学生能够获得本科毕业生必备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相应的综合素质。
专业知识:掌握机械基础、电子技术、汽车原理与结构、市场营销、汽车保险理赔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专业技能:掌握汽车诊断检测与维修、汽车营销与售后服务、汽车事故勘查和汽车新产品规划等的基本技能
综合素质: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服务意识、团队合作精神。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好的人文综合素质,较高的理想信念。
2)掌握数学、物理、力学、机械、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等基础知识。
3)掌握汽车结构与理论、汽车使用与维修、汽车服务与营销、车辆金融与保险等基本理论与知识。
4)具备汽车检测、诊断、维修、评估鉴定和汽车经营管理、销售服务所必需的技术与管理能力。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6)熟悉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规和法律,了解相关国际规则和惯例。
7)了解本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创新意识。
8)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良好的团队意识和敬业精神。
9)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检索能力。
10) 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二、专业主干课程
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汽车构造、汽车性能评估、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汽车故障诊断和检测、汽车服务工程、互换性与测试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
三、专业核心课程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汽车维修工程、汽车服务系统规划、汽车营销与策划、汽车鉴定评估、汽车保险与理赔。